哈尔滨富豪逃犯沈俊林:20年隐姓埋名身家上亿,捧红女星终落网

古人有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家都到一条护城河里取水,当水尽那刻,便是鱼死之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永不泄露的秘密。

2004年5月13日,潜逃近20年,如今已是上亿身家的哈尔滨逃犯沈俊林终于落网。他曝光在媒体面前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在庭审中,他用一本本子遮挡住了自己的脸。或许是多年隐藏身份的习惯,使得他终究不敢面对聚光灯。

潘顺宝

80年代,“倒爷”的时代。

沈俊林是1957年12月生人,黑龙江哈尔滨人。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俨然是中国东北北部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19个国家领事馆在此伫立,江边的比基尼美女成群结队,中央大街人潮汹涌。那时候的哈尔滨真是遍地黄金,人说当时买一件高档商品,全国除了上海,就是哈尔滨。

80年代初期,人们不再一成不变的用着大同小异的生活用品,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意味着,谁手上有资源,谁就有市场,谁有了市场,谁就有了钱。正直壮年的沈俊林,抓住了机会。利用电器行业的兴起和巨大利润空间,沈俊林攒足了腰包。说起大华家用电器商店的老板-沈俊林,整条街无人不识,后成为当地炙手可热的人物。

聪明的,反被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虽说与以后的沈俊林比起,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但这段轻松赚取第一桶金的经历很快就让这个年轻人膨胀起来。

1985年,沈俊林便因涉嫌诈骗被哈尔滨香坊公安局羁押,诈骗的卷宗已经无从追溯,只知道他在被警方移送审讯的过程中,被诊断换上了胸膜炎,借机就医实为潜逃。至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得病,又是不是借用他人的关系逃脱,都不得而知了。

沈俊林从此放弃了作为“沈俊林”的身份和家庭,离开了唯一的女儿,走上了隐姓埋名之路,后更名为“潘顺宝”

投机取巧本没有错,错的是越过了法律的界限,把规则当儿戏。畏罪潜逃又何尝是一种好受的滋味呢?

无家可归,一路南下求生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沈俊林都来不及见一眼幼小可爱的女儿,就被迫逃离了自己的故土。形如蝼蚁,活如尘埃。一路逃离北方,沈俊林途径了上海,来到了山东,最后又流落至广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是靠水果贩子的身份生存

水果摊贩水果生意

随着风声渐渐过去,沈俊林也逐渐把自己的水果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每日每夜提着个篮子到处“安营扎寨”。一听到“城管来啦!”,就没命似的跑,生怕被逮了个正着,不但水果被没收了,还怕牵扯出年前旧案。

每当孤单一个人蜗居在狭小潮湿的“棺材板”合租屋里,沈俊林总是想起咿呀学语的女儿,用稚嫩的声音在耳边叫着“爸爸,爸爸!”,那唯一的一点温暖支撑着他度过这段暗无天日的日子。

活如蝼蚁,却有不屈之心。

对聪明人而言,机会总会在某一个转角等待着他。时间来到了1990年,沈俊林用他这几年辛苦积攒的十几万元血汗钱重新投入了他的老本行-家电行业。

家用电器店电器生意

他来到了首都北京,开始继续倒卖电视机,他把东北的“菊花”牌电视机卖到北京,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要知道那会的北京火车站还很少出现川流不息的旅客群,要搁现在,电视机线上跨省调货都能购买,早就没了这等便利!

从90年到93年,短短的三年间,化名潘顺宝的他早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身份,彷如新生,奔着大好前程勇往直前

最初的雪球只是几片雪花。

90年代初期,恰逢证券市场规则建立的初期。沈俊林从来都是嗅觉灵敏的,他似乎早早地就嗅到了钱的味道。倒卖实物算什么,赚得不过是一分一厘!在交易所买进卖出“虚拟”股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体验一夜暴富的感觉,实不爽哉!

从90年代初,沈俊林就频繁进出证券营业部,小试牛刀寻找机会。期间认识了一位叫彭某的营业部领导,相交甚欢。

90年代证券交易所

彭某对沈俊林十分欣赏,对他的头脑灵活赞佩不已。在1993年,彭某负责成立了北京农信咨询公司,这时他想起了沈俊林这个颇具才干的小商人,故介绍他担任北京农信咨询公司的总经理,专业负责分销定向募集股票,把法人股拆分给个人。从此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靠自己的学习和钻研,沈俊林越来越了解买卖股票中的猫腻和漏洞。

机缘巧合下,93年7月沈俊林又结识了当时在航天一院任职财务结算中心主任的张玲英。也是因为沈俊林在卖其他公司股票,才搭上了这个张主任。

张玲英也是黑龙江人,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科学研究院担任会计,别人对张主任是这么评价的:“她经手的每一笔款,时间,地点,金额,和她打过交道的人的姓名、电话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个数字准确无误,不差毫厘。”

一个看重对方阔绰豪爽,一个看重对方精明才干。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现在想来也不过是小人之交甘若醴罢了。

入主珠海证券,陷入僵局。

1997年底,沈俊林在盘根错节的证券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在圈内也是成了一名“合格的”资金运作高手。他和珠海某银行接触并达成协议,由他出资5000万注入当时已经几乎被非证券类债务和不良资产压垮的珠海证券,用于盘活该公司资产,一顿操作下来沈俊林占股高达65%。他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就成功入主了珠海证券。

珠海90年代老照片

沈俊林由于对证券公司的运作不是太熟悉,1998年原珠海证券董事长罗义来退休后,沈俊林决定聘请在银行系统工作过的高杰发担任珠海证券董事长兼总经理,而他只是在幕后运作珠海证券

珠海证券自1998年沈俊林接手以来,保证金缺口从3000万元增加到1.7亿元,挪用客户保证金、打着重组的幌子进行非证券资产的维护和升级,其中的猫腻到底有多少,旁人都无从查证。面对资不抵债急需回血的悲惨现实,沈俊林再次铤而走险,用不良实业抵债的同时再造实业隐瞒公司真实情况 。

1998年8月沈俊林凭借自己高超的谈判能力和“外交手段”拿下来了位于珠海市迎宾北路南端21万平方米的黄金地皮,聘请了设计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贝聿铭来设计,声势浩大。拥有几十座不同样式的别墅、50多栋会所,以及纵横分布的娱乐场所、网球场、游泳池、人工天鹅湖等超豪华高等生态商住社区,该项目取名为“天上人间”。

天上人间度度假村

无奈的是,前有狼后有虎的沈俊林仍然马失前蹄,扩大自营规模后,重仓股票失利,悉数套牢使得他进退两难,在1999年,公司金融风险加剧,沈俊林被当地政府明里暗里的暗示,被迫退出珠海证券。

到2002年,他带着曾经的遗憾想收复失地,再次携多家投资机构,想拿下珠海证券。可惜他在当地已经口碑败落,项目终究没有批下来。沈俊林只有抱憾离去。

金融市场与家电买卖,隔行如隔山。沈俊林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能操控全局,长袖善舞,事实上呢?他忽略了资本市场的复杂性,完全陷入了失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将爱情进行到底》

1999年从珠海证券全身而退的沈俊林,野心尚未得以满足,携套取的5000万实物资产,继续在股市上运作,并收购上市公司辽房天,更名为华顿时代投资有限公司。这为他奠定了发展影视产业的基础。

1999年是台湾电视剧和香港电影的奇迹之年,在这个“末世之年”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冯小刚的《甲方乙方》被选中内地首部贺岁片,大卖3600万。电影电视业的商业化运作逐渐成型,这个在内地刚兴起来的朝阳产业吸引了沈俊林的关注。

甲方乙方电影

沈俊林开始投资影视产业,由他担任董事长的华顿时代有限公司出资拍摄了跨世纪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参与剧作的一众人等全都一炮走红。不得不说,沈俊林的眼光和商业嗅觉之出众,令人称绝。

将爱情进行到底1998年播出

女主角终于登场了!在剧里饰演并演唱主题曲的便是沈俊林的女朋友,著名影视歌星谢雨欣。谢雨欣还演唱了《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插曲《遥望·纯情篇》和《谁》,一时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沈俊林真的算是将爱情进行到底了,不但依靠拍摄多部电视剧尝到了甜头,也捧红了“爱你在心口难开”的知心女友。

谢雨欣,原名刘晓梅,是沈俊林在海口“ 望海楼 ”听歌时认识的。起初,年轻骄傲的谢雨欣是看不上留恋欢场的沈俊林的。但她的拒绝始终未使仰慕她的沈俊林放弃。

谢雨欣 玉女掌门 将爱情进行到底

沈俊林每当有她出场的时候都来捧场助兴,有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慢慢的把谢雨欣的心融化了。谢雨欣随即在96年与他一前一后来到北京发展。

沈俊林在北京一手把自己的女朋友送上了“玉女掌门”的神坛,在凭借成名曲“花街”和在《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的出演,谢雨欣可谓当代炙手可热的女明星,接连荣登四次春节联欢晚会。

谢雨欣 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小艾

其实啊,沈俊林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只是善用投机倒把的伎俩。他在对人对朋友对恋人,无一不是慷慨解难,有情有义的。谢雨欣在沈俊林被捕后,还坦然表示,‘他是一个值得爱的男人。’在爱情上,她没有芳心错付。

......传闻在2001年沈俊林提出分手时,正是他事业面临困境,深知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可悲也可叹。

在黑暗中行走的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黑洞。

黑洞,深不见底,一个又一个小黑洞怎么也填不满越撑越大的大黑洞。

在沈俊林被捕前的最后几年里,这两个人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互相成就,互相牵扯,共同走向犯罪的深渊。对钱财和权力的痴迷将他们牢牢捆绑在一起。

庭审中的潘顺宝 沈俊林

个是在珠海前门饭店结识的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科学研究院会计张玲英,另一个是她的跨级领导,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第八任院长,厉建中,第一任院长即钱学森。

关于厉建中

厉建中 航天功臣

厉建中,1937年出生于山东日照,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精密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他在“长征”火箭发射的研发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也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火箭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可以说是大权在握,名声鹤立。

厉建中同时还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股市操盘高手,出任火箭股份董事长。

在当时不健全的监管体制下,厉建中在两种身份中自由行走,把权力和经济利益相互融合转化,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正是一人独大的三角权利空间,最终诱使厉建中迈上不归路。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后第二年,厉建中被双规。智者莫念昔日功,一失足成千古恨。

厉建中这样身份显赫的国企背景大人物,于沈俊林而言究竟是贵人还是让他付出昂贵代价的“贵人”?他们之所以有所牵连还要从当年结识的“死党朋友”张玲英谈起。

判决书所示如下:1996年初,游某和陈某想收购南洋船务公司,注册成立成功投资公司,苦于4000万元的资金缺口,两人一起找到沈俊林。沈俊林彼时也是自顾不暇,没有充足的资金流,于是,沈便想起了身居要职的张玲英,提出借款4000万元注资成功公司,用于收购南洋船务。

张玲英难能掏出那么大笔钱呢,于是搬出了她母公司的领导,也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科学研究院院长厉建中。

在首都大酒店的初次见面中,沈俊林再一次发挥了他高明的谈判技术,为厉建中分析了未来在二级市场操控股票的前景。厉建中深知挪用公款金额庞大,不敢当场应承。然经不住内心的躁动和贪婪,在沈俊林多次往返游说,并答应厉建中出任董事局主席后,腐败的口子终于打开了。一山更有一山高,厉建中毫不意外的掉入了奶酪陷阱里,沈俊林自也没捞到什么好处。

厉建中双规

厉建中哪能想到才当上了董事长没多久,随即就被踢出了实权掌控人的位置。成功投资公司的游某和陈某与南洋船务原董事长秘密谋划,在股权转让中实现了自我补偿。而这两人靠着4000万元,与国泰证券一手策划,将南洋船务的股价暴涨两倍多,用这借来的国有资产连滚带利的吃饱了肚子。

庄家走了,戏也散了,留下了悲凉退市的破壳公司。在这种阴谋里,四千万元就这样石沉大海。上了贼船的人,就再下下不来了。

厉建中与张玲英每天都为这四千万的亏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沈俊林着实也还不上这笔钱,三个人商量着,只能孤注一掷。遂又挪用了1.2亿公款用于给沈俊林炒股,遥想着赚到的钱能平了亏空。

1997年眼看着4000万是平了帐了,掩盖1.2亿的漏洞又难以为继,就这样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艰难度日。厉建中和张玲英为了平公款的漏洞,做了多份虚假合同,利用三角债的关系拖延沈俊林的还款时间。然而直至案发后,沈俊林才以个人资产还清了这笔烂账。

他们就这样背地里做着伤害公众感情,有损国家信誉的荒唐事,在监管的眼皮底下做着贪污腐败收受贿赂的勾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厉建中为人势力,一手遮天,令下属和同事既看不惯又无可奈何。终于在03年神舟五号发射后有同事向有关部门举报。纪检,监察纷纷出动。

2004年航天专家跌落神坛的新闻,铺天盖地震惊四座,继而沈俊林涉嫌贿赂被捕。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条贼船彻底倾覆了。

哈尔滨逃犯沈俊林身份曝光,石头落地。

厉建中传奇落马,沈俊林身份曝露,一时间真相大白。

抓获贪污分子

潜逃将近20年,顶着伪装的身份,行着不义之路。在被逮捕的那一刻,沈俊林内心的石头落了地。也许沈俊林早就料到了有东窗事发的这一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走钢丝”走得久了,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沈俊林自从跌入犯罪的泥潭,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接不住,就注定了他最终会落入法网的结局。有胆识有谋略可以成大事,但不用在正道上,便是压垮你的一座山

方圆之地,法律之下,威严浩荡。

古月兰心专栏作家

哈尔滨富豪逃犯沈俊林:20年隐姓埋名身家上亿,捧红女星终落网
  • 这一次,陈冰的“爆料”,掀开了“苟苟营”最后的“遮羞布”

    2014年,陈冰在好声音舞台上凭借一首《盛夏光年》,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掌声。那时在舞台上的她光彩照人,其实力与现在当红的张碧晨相比,都不相上下。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选手,却在本该大放异彩时,突然“消失”这一次,陈冰的“爆料”,掀开了“苟苟营”最后的“遮羞布”

  • 《苍兰诀》番外14:不能共白头,那就共赴鸿蒙吧!

    云梦泽不似水云天和苍盐海,她会四季变化,不知不觉,外面开始吹起了萧瑟的寒风。小兰花在这个季节也有些惫懒,虽然她是息山神女,但是毕竟寄生在一棵兰花草上,最受不得寒冷天气。原本东方青苍要带她回苍盐海,或者《苍兰诀》番外14:不能共白头,那就共赴鸿蒙吧!